新房

筛选
当前位置:徐州房地产网  > 楼市聚焦 > 徐州楼市
分享到
微信扫码分享
房掌柜小程序端

房掌柜小程序端

点赞(0)
收藏

房企“全面自持”拿地逻辑 如何盈利将成为一道难题

来源:新京报  李捷 徐州房掌柜  2016-11-25 10:30:18
[摘要]备受关注的北京首批4宗“限房价、竞地价”试点地块,在近期鸣锣开拍。尽管受让条件更加“苛刻”,但仍然无法阻挡房企在京拿地的热情。连续两日内,包括万科、恒大、碧桂园、龙湖、融创、绿地、远洋等20多家

  一些房企抱着“先拿地再说”心态参与竞地,住宅100%自持后,如何盈利是道难题

  尽管为了避免出现高价地,北京的土地出让新规则已经做足了各种准备:限销售价格+限户型面积+限二手房销售时间+限持有面积,全方位围追堵截,但仍然难以抵挡房企“100%自持”的拿地热情。

  表面上入不敷出的经营模式,房企如何“解题”?这些肩负着稳定市场重任的“限房价、竞地价”地块对于未来市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?这成为近期业内外共同关注的话题。

  1 限不住的抢地热情

  备受关注的北京首批4宗“限房价、竞地价”试点地块,在近期鸣锣开拍。尽管受让条件更加“苛刻”,但仍然无法阻挡房企在京拿地的热情。连续两日内,包括万科、恒大、碧桂园、龙湖、融创、绿地、远洋等20多家知名房企到场参与围猎。

  更为戏剧化的一幕是,4宗地块在现场竞价环节,都在极短的举牌时间内便触顶总价,随后转入自持商品住房面积竞拍,参与各个地块竞拍的房企不约而同地把投报自持比例提至100%。这意味着,未来这些地块建设的项目将不会对外出售,而是由开发商持有并对外出租。

  连续两天的激烈拼抢,仅有海淀永丰20号地块被首创、天恒、中粮联合体以57.6亿元,并以“商业自持比例10%、住宅自持比例100%”的代价收入囊中,而另外三地块的出让结果仍然“悬而未决”。根据出让规则,它们需要转入标准商品住宅建设方案投报程序。按照官方的解释:当投报商品住房面积比例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竞买人投报为100%时,则转入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方案投报程序。竞买人要在现场竞投日后的第10个工作日递交投报的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方案。由专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对这些方案进行评分后,最终确定竞得人。

  不少业内人士都指出,面对北京“史上最严”的土地调控政策,房企依旧“抢地”并不难理解。

  “开发商的逻辑是,首先在北京得有项目,要有项目就必须得拿地。”亚豪机构市场部总监郭毅认为,对房企而言,不管是业务布局,还是标杆项目的辐射效应,都需要在北京占据一席之地。

  另一位业内人士则坦言,北京地价高、竞争激烈是不争的事实,但从长远看来,北京的房地产市场无论从供需关系,还是财富聚集效应来看,都相对稳妥。所以对房企而言,先拿到地再说。

  2 “房东”困惑REITs非“解药”?

  根据上述四宗地块的限制条件,中原地产分析师张大伟帮记者算了一笔账:这四宗地块规划建筑面积合计62万平方米,成交金额203.35亿。其中,50.39万平方米的住宅全部由开发商持有。如果按照平均60平方米的单套面积计算,预计将建成8400套出租房,按照3%-4%的租金收益计算,长久租赁权价值预计为3万-4万元/平方米,额外可能产生价值的只有配套商业+地下车位等。“但变现难度极大。或许会通过基金上市或者长期使用权出让,但可能都会面临政策难题。”张大伟进一步指出,综合考虑各种因素,这四宗地赚钱的可能性极小。

  开发商自持100%的住宅面积,这意味着传统以建造住宅和销售住宅为主营方向的房地产开发商,角色转向了“房东”。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记者表示,事实上,很多房企对租赁市场的走向还没有看得很清晰,因为租赁市场盈利模式的不清晰;而房企对拿地以后如何操作,其实也比较困惑。

  “先把地拿到手,再慢慢寻找腾挪办法,以时间换空间;还可以通过嫁接第三方资源实现创新合作。”另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。

分享到:
责任编辑:简艳霖

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,违规转载法律必究。
楼市爆料寻求报道,请点击这里
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。

新闻排行

新闻推荐

  1. 1房地产收并购明显增多 百亿房企数量同比少了近一半
  2. 2多家房企半月内发短债拟募资44亿元 资金压力依然严峻
  3. 3特殊机会投资风口已来? 远洋资本再设6亿美元私募基金
  4. 4金地2021年利润总额下降21% 归母净利润94.6亿元
  5. 5加速风险出清 多家银行抛出房地产并购融资计划
  6. 6大悦城获100亿并购贷额度 并购资金“拿来易、用出难”?
  7. 7绿地控股选举张玉良为第十届董事长
  8. 8标普称116家房企今年国内债券到期金额约2300亿元
  9. 91月65城新房线上均价微跌 二手房挂牌均价微涨
  10. 10终究成了“小碧桂园”? 中梁把上市途中的物业公司卖了

楼盘推荐

视频推荐